作者:2013-09-11浏覽次數:951

劉志紅院士連發兩篇Nature綜述

 

劉志紅院士連發兩篇Nature綜述

伟德官网手机版劉志紅(Zhi-Hong Liu)院士研究組接連在《Nature Reviews Nephrology》發表兩篇綜述性文章,介紹中國的腎髒病現狀,以及原發性腎小球腎炎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方法。

劉志紅教授是國際著名的腎髒病專家,傑出臨床醫學科學家,中國工程院院士。現任伟德官网手机版院長,南京軍區南京總醫院副院長,南京大學教授,博士生導師,美國Brown大學伟德官网手机版客座教授;中華腎髒病學會主任委員,國際腎髒病學會(International Society of Nephrology, ISN)理事。

在第一篇文章Nephrology in China中,劉志紅院士介紹了中國腎髒病患病及治療現狀,這是中國腎髒病界學者首次應邀撰文向國際學術界介紹中國腎髒病的發展現狀。在過去 10 年間,我國慢性腎髒病患病率不斷增長,患病人數已超過 1 億。随着肥胖和II型糖尿病的發病率越來越高,再加上人口老齡化,慢性腎髒病患者數量還将不斷增加。文章指出,目前面臨的挑戰有許多,例如相對許多西方國家患者接受透析率低,地區和人群醫療保健條件不足等。中國腎髒病學會(CSN)正在努力倡導慢性腎髒病預防,以及增強早期檢測,治療等,以減少和降低慢性腎髒病的死亡率和長期負擔。此外,腎髒病研究也發展迅猛,包括基礎研究和臨床流行病學研究,并且中國腎髒病學會也加強了與其他國際腎髒病協會之間的溝通和協作,促進中國腎髒病研究的發展。

    另外,在The primary glomerulonephritides: a systems biology approach這篇文章中,劉志紅院士研究組與其他研究組合作,闡述了原發性腎小球疾病的系統生物學研究方法。原發性腎小球腎炎是最常見的腎小球疾病,對于這種疾病,随着分子技術的進步,現在可以在基因組範圍内分析生物樣品中的基因和基因産物。但是大多數組學研究原發性腎小球疾病,除了大型基因組研究以外,都受到樣本量不足,缺乏來自腎髒活檢樣本的特異性數據等方面的限制,因此需要發展出一種标準化的方法,進行協同研究。通過将分子數據與臨床組織病理學研究結果結合在一起,将能最終全面和系統解析這些疾病的特點,并有望提高針對這些疾病的診斷和治療方法。
Baidu
sogou